周一晚8点 “意想不到的冠军” 一家浙企的数字重生_竞技宝测速站登录入口_竞技宝手机版官网
竞技宝测速站官网

上银模组KK40

周一晚8点 “意想不到的冠军” 一家浙企的数字重生

来源:竞技宝测速站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19 14:32:20

    【编者按】当“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号角,浙江正涌现一批不一样的企业家。他们

产品介绍/参数

  

周一晚8点 “意想不到的冠军” 一家浙企的数字重生

  【编者按】当“创新”成为时代最响亮的号角,浙江正涌现一批不一样的企业家。他们不只“会做生意”,更是用科学家的钻劲、工程师的巧思,死磕核心技术。从一枚芯片、一个分子、一段代码,到一台智能设备、一种绿色能源……他们瞄准的,是真正能打、能赢未来的“硬实力”。潮新闻“潮·新质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浙江大学国际校区隐形冠军国际研究中心推出财经观察栏目《周一晚8点》,化身探宝者,挖掘是谁在默默支撑中国制造的筋骨,解读他们突破的“独门绝技”,追问浙江的创新密码,未来的产业“风向标”又将指向何方。

  当你踩下新能源汽车的电门,享受那份瞬间提速的静谧与平顺;当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贴着墙角转弯;又或是在新闻里看到人形机器人稳稳地迈出一步……这些场景背后的核心传动部件,很可能都来自一家浙江企业——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环传动)。

  这是一家全球齿轮行业的“隐形冠军”,做的并非整车或机器人,而是它们体内最关键的“关节”与“筋骨”——高精密齿轮和RV减速器。

  行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公司乘用车齿轮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5%——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全球每20台乘用车,就有3台装着它们的齿轮。你可能意想不到,一家做齿轮的传统制造企业,如今已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老师”——为包括星月集团、青山钢管等有名的公司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个转变的起点,竟然是未解决自家齿轮的质量追溯问题。

  专栏研究人员调研发现,在2006年前后,双环传动面临的最大困扰是质量追溯问题:当客户投诉时,在成千上万个零件中找到问题根源无异于大海捞针。为此,公司引入丰田生产方式(TPS),建立原始的“工票系统”,为每批原材料贴上“身份证”——这成为后来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颗种子。

  多工厂信息不通的问题随之而来。2010年,双环传动决心上线 ERP系统。这套“中央大脑”将各部门数据连接起来,库存周转率提升到每年4次。

  但生产现场仍是“黑箱”。2016年,双环传动定制开发了MES(制造执行系统)。现在,只需扫描成品上的二维码,这枚齿轮的“前世今生”——从原材料批次到加工设施、操作师傅、历史工艺参数,瞬间一目了然。

  到2018年,双环传动虽已是信息化建设的“优等生”,但新的天花板也随之而来。市面上买来的MES系统,就像一套标准化的西装,虽然合身,却不足以满足顶尖运动员(精密制造)的极限需求。齿轮制造是门“手艺活”,砂轮磨损了多少、今天车间温度是20度还是25度、这批钢材的硬度如何,都会影响最终的精度。这些都需要老师傅凭着手感和经验去微调参数,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通用软件根本没办法理解。

  这背后,是企业内部协同管理的一道无形的墙:IT工程师们懂代码,却不懂齿轮的脾气;而一线老师傅们身怀绝技,却无法把经验变成一行行代码。这种技术与业务的“断层”,死死卡住了企业向更高层次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迈进的脖子。

  买不来,就自己造!2018年,双环传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智能制造部门,自主研发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为了打破那道墙,他们用了一个最“笨”也最有效的方法——“驻厂开发”。IT工程师们深入生产一线,与技术人员紧密协作,将长期积累的制造经验进行提炼、建模和数字化封装。他们像学徒一样,追着老师傅问:“为何需要这样调?”“这个声音代表什么?”然后把这些宝贵的经验一点点翻译成数学模型和算法。

  经过近两年攻关,双环传动自主研发的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环智汇OWORKS”于2020年成功上线。该平台将老师傅的经验封装成算法,高端齿轮良品率提升至98.5%,同年,该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

  2021年,双环传动迎来关键一跃。孵化子公司环智云创科技,将沉淀的数字化能力打包为D-MOM平台对外输出。此时的双环已荣膺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其构建的“企业大脑+五大协同平台”模式,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间。

  2023年,环智云创协助宁波三鸥精密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2024年,助力钱江制冷入选“未来工厂”。前者实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3.33%,人均生产效率提高34.6%,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29%,不良品率降低20.4%。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其服务的在建智能制造项目超过20个,客户包括星月集团、青山钢管、大元泵业、五洲新春、绿田机械、康盛股份等有名的公司,其中约半数为上市公司、细分行业龙头或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订单中约40%来自老客户的深化合作项目,显示出较高的客户认可度。

  生态构建向更高层次发展。2025年1月,双环传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多家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工厂创新生态企业共同体”。

  面向未来,双环传动确立了“环抱AI”的战略方向,计划在2025年底前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内部制造及对外解决方案中的应用。双环传动已从解决自身质量追溯问题的制造企业,慢慢地发展为参与塑造行业数智化标准的赋能者与生态组织者。

  双环传动的18年数字化之路,映射着中国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缩影。从最初的质量追溯困扰,到如今的生态赋能者,其成功密码并非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问题导向+持续迭代”的朴素逻辑。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类似的故事正在更多制造企业中上演。海康威视从安防设备制造商拓展为AIoT解决方案提供商,美的集团孵化美云智数对外输出数字化能力,均体现了“自用+赋能”的双轮驱动模式。这些先行者的共同特征是:不满足于单纯的技术采购,而是深度参与甚至主导数字化工具的开发,将行业经验与技术创新有机融合。

  对于广大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重点是找准切入点,从解决最痛的问题开始,循序渐进,最终可能发现,你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在重新定义着整个行业的未来。

  (监制 雷李楠 杨业 策划 王静 周夏林 通讯员 相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齿轮组织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