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经过企业遴选推荐、现场评审、社会公示等系列流程,江苏新增 26 名特级技师,目前全省特级技师总数已达252人。
各地加强统筹协调,聚焦我省“1650”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发展等重点领域全方面开展特级技师评聘,严格遴选参评企业,并及时提供政策咨询、过程指导、信息化数据等方面服务工作,此次参评企业共有20家。
省人社厅会同各设区市人社部门全程指导评聘工作,帮企业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评审过程,带领企业建立特级技师薪酬待遇体系。本次评出的26名特级技师均工作在公司制作、科研和技术攻关一线,特别是在制造业“智改数转”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采用业绩评价、面试答辩、综合评价的方式对参评人员技能贡献做全面评判,各级人社部门全程监督评聘工作,评聘结果实行企业内部、社会两次公示,明确设置争议处理机制,自觉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下面让我们一睹其中10位特级技师的风采。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数控工程师,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从事数控编程、加工30年,负责发动机生产线数控程序管理,承接发动机机加工的调试和改造,累计优化发动机程序80余项,多个项目获得全国QC成果一等奖。开展数控加工数字化仿真平台建设,集成虚拟调试、工艺优化、故障预测功能,缩短制造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能力。以“汪原胜技师工作室”为平台,以“技术攻关+人才教育培训”双驱动模式开展工作,解决现场技术难题,同时提升工作室成员技术技能水平,通过“导师带徒-项目练兵-竞赛选拔”的培养发展机制和“理论授课+实操带教”的方式,帮助11名工作室成员晋升到技师、高级技师水平。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电池车间维修工段长,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攻关新能源电池项目,改善电芯上线工位滑台平衡缸、贴胶、堆叠、涂胶、整体入箱、气密测试等关键技术,优化高压充放电设备,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节拍;在设备维护方面,开展国产化、自主化创新工作,贯彻“以防为主、以修为辅”的工作理念,开展设备可靠性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智能防错,提升设备备件国产化和柔性化替代,大幅度的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依托“王磊技师创新工作室”开展维修标准化和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先后带教培养出维修技术骨干十余人,实现技术和经验的有序传承。
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首席工艺师,从事机械制造专业领域工作20余年,曾获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无锡市先进制造技能领军人才、无锡大工匠等荣誉。从工程技术部技术员干起,由飞机零部件研究至涡轮增压器零部件,再到投身新能源零部件领域,不断切换“细分赛道”,主导了阀体、涡旋盘、控制器壳体等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工作。不断突破机械零部件加工的极限精度和效率,带领团队完成机器换人、自动线工艺布局等重点项目,技术革新方面获实用新型专利10项。作为无锡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培养出多名工艺技术人员和新产品研究开发人员,为产业和公司的持续发展输送“不竭动力”。
无锡贝斯特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装备事业部技术员,擅长非标装备及航空制造装备等机电气液一体化装备的调试,尤其是液压控制管理系统中疑难故障的排查、诊断和处理。主导调试、改进、定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发的八足爬行机器人、机器人自动钻铆工作站以及双机器人柔性铆接工作站等重大装备,个人获得相关发明专利4项,其中机器人自动钻铆工作站获2018 年度“江苏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复杂大部件机器人智能装配关键技术);主导设计、调试、改进的全自动叶轮加工夹具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一等奖”(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智能加工技术机生产线项目)。曾获得无锡市首席技术荣誉称号,累计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十余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富翔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CNC制程开发经理,昆山市政府人才津贴获得者,先后荣获苏州市高端人才、昆山市高技能重点人才、昆山市紧缺产业人才、昆山市高技能优秀人才等荣誉。入职25年以来,坚持技术积累及创新,截止目前专利授权121项、公司重大改善30余项、关键技术改造10余项,累计节省成本3000余万元。主导的刮削新技术应用、铣削刀具新工艺开发、多轴复杂产品车铣加工技术探讨研究、多设备联网协同加工机制有力支撑了企业降本增效、智能转型战略落地。
江苏亨通华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制造基地—海底光缆、水下特种缆和光纤水听器Z项目部检测高级工程师。电线电缆制造检测高级技师、机械工程试验测试与验证专业高级工程师、PMP项目管理师,江苏省企业首席质量官。从事15年电线电缆制造生产一线试验测试与论证工作,亨通集团新海缆检测中心建设主导人,国际大长度“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交付项目经理。2022年度江苏工匠、2022年度苏州市级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2023年苏州市首批数字技能首席技师工作室领办人,2024年度江苏省级“冯富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苏州通富超威半导体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监,广电和通信设施电子装接工高级技师,中国包装联合会会员,2024年“江苏省卓越技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在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深耕二十载,始终紧跟前沿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包括新的封装方式、产品包装方法、生产系统优化、生产数据追溯以及大数据等前沿方向,焦洁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累计申请专利90余篇,其中37篇成功取得授权,还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为行业技术积累做出了显著贡献。
江苏沙钢钢铁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铁前研究室经理、铁前办常务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长期深耕多工序全流程低碳智能化炼铁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在高炉工艺优化、配煤及配矿系统开发等方面具有深厚的专业相关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度参与的配煤研发技术与应用、固废高效资源化利用及实践、高炉安全长寿自修复理论与关键研发技术应用等关键项目,多次斩获冶金科技奖、循环经济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拥有十余项专利,如“低成本炼焦配煤系统”和“铁前诊断系统及方法”,研究成果已大范围的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有力推动了高炉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性能双向提升。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冶金工程专业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钢铁材料维纳尺度显微组织电子显微学表征及检测技术开发、超长寿命疲劳力学行为及损伤断裂机理研究等。先后负责和参加了国家“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石油集团公司重大专项等研发项目20余项。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第二十六届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出版专业学术著作2部。累计开发高性能钢铁产品十余项,创造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中天钢铁集团(南通)公司数字化控制中心设备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江苏省首席技师,江苏省产业教授。曾获江苏省“机冶建材行业工匠”、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好人等荣誉。设计的“运输皮带堵料保护设施”获得了国家专利,将传送效率提升5倍以上,每年为公司节省劳动力130多人、费用近1500万元,多年来累计获近40项个人发明专利。领衔编制的《维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非消极作用。作为“孟凡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军人,将“传帮带”视为己任,依托工作室平台,吸纳30余名优秀人才,工作室多次获国家级优秀奖等佳绩。积极开展劳模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宣讲活动,将劳模精神、工匠薪火播撒传承。
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健全完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实施建议》,下一步,我省人社部门将以服务产业企业、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其他企业中,全面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相衔接,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相适应,并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匹配的技能人才“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健全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畅通技能人才职业通道,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